导入数据...
研究生刘平参加全国第一届高能密度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研讨会
[研究生部]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1日
  查看:176
  来源:

201712月6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刘平,参加了在江苏溧阳市召开由石墨帮和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高能密度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创新研究与发展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与国内外知名的锂电研发公司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Sunny side Technologies、上海杉杉和深圳比克等围绕纳米硅、硅合金、氧化亚硅及其前躯体、不同微观结构组成的硅基负极材料、硅负极相匹配的电解液、导电添加剂、安全性能以及高能量密度电芯的设计等基础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高能密度锂离子电池是我国的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也是新能源领域的一次颠覆性变革。我国在“十三五”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的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项目“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技术”中提出,到2020年,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00Wh/kg,循环寿命≧1500次,成本低于≦0.8元/瓦时,安全性能达到国标要求。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要求,2020年动力锂锂离子电池电芯能量密度期望达到350Wh/kg。然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将负极材料从石墨转变为硅基材料,硅具有最高的嵌锂容量(4200mAh/g,对应Li22Si5相),脱锂电位低(低于1.0Vvs.Li+/Li),资源丰富,较好的倍率性能。也就是说,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能否能否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满足各类应用的综合技术指标,突出工程关键放大技术,技术经济性超越石墨类负极,是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多个应用领域技术腾飞的关键。目前,因硅负极体积膨胀导致颗粒容易粉化,极片容易从集流体脱落;吸电解液问题和暴露在电解液中的硅基负极表面还不容易形成稳定的表面钝化膜,导致电池首周及每周库伦效率低,全电池循环性能差等问题导致应用进展缓慢,尤其是关键技术和产业化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编辑:gly】


(微信扫描分享)